热点头条

中国系统:用自主创新技术守护大国重器

发布日期 / 2022-04-27

1970424日,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,中国探索宇宙奥秘的序幕由此拉开。52年后,我们仰望星空,北斗环绕,嫦娥奔月,祝融探火,羲和逐日,神舟飞天,天和起航!中国航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,从未停止探索星辰大海征途!在中国航天不断探索宇宙奥秘,追逐梦想的背后,是中国自主创新技术的默默支撑。

自主创新技术

支撑“长六改”成功发射!

2022329日,某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(以下简称长六改),这也是我国首个智慧化发射场——某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工位,第一次执行航天发射任务。

中国系统有幸参与了“长六改”智慧发射场项目建设,承担了“智慧航天发射场阵地物联网”项目研发任务。该项目通过采集发射场工位物联网相关的全部子系统物联数据,运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,挖掘潜在数据价值,为特殊设施结构监测、加注、供气、电力检测、给排水及消防、安防监控等系统的状态检测、远程控制、评估改进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撑。项目采用自主研发产品,将数据统一、高效转发到数据库,实现跨系统间信息的全面感知、精准管理等综合利用,为进一步实现智慧发射场全自动化智能决策奠定数据基础。

项目启动以来,实施团队按计划开展各项研发、测试及总装工作,同时持续优化改进,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压力与考验,项目团队统筹疫情防控与项目管理,在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政策要求下,确保了项目按时按质交付。

本质安全+过程安全

推动航天发射技术再上新台阶!

近期,中国系统承接了某无人值守发射场科研项目。该项目通过数据采集、仿真推演、远程控制、智慧运维、大数据分析等技术,进行无人值守发射流程监控与优化。项目通过自有产品定制开发,实现软硬件自主可控,建立发射场在线监测实时预警及故障诊断平台。其中采集的数据涵盖消防、控制、加注、供气等各主要系统,实现设备运行数据及业务数据的采集、集成和数据处理。

平台提供了数据的存储、分析计算和挖掘的技术支撑,软硬件产品实现100%自研。实现了统一的访问和处理接口,为整个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了统一的分布式计算框架。

平台通过基于阈值的判别机制、专家知识库及模型故障诊断、自学习推理机制的多元统计分析,对无人值守模式下关键装备和系统进行故障预测、诊断、维修决策。项目完成后,将极大延长发射前无人值守监测时间,进一步提高火箭发射系统的“本质安全+过程安全,推动航天发射技术再上新台阶。

以“系统论”为指导

致敬中国航天!

424日是第七个中国航天日。航空航天产业,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代表,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。几十年来,中国航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,中国航天人从未间断对太空的探索。中国系统作为中国电子网信产业的核心企业,选择了钱学森在中国航天工程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系统论方法,通过系统论的方法理论,在单品上追赶,在整体上做优化。中国系统积极发挥自身技术、经验优势,将航天业务诉求理论化、架构化、技术化,用整体体验最佳的产品和解决方案,助力中国航天事业再发展。

近年来,中国系统不断投入研发,聚焦行业数字化,依托中国电子PKS技术体系以及产业链,打造自有产品及解决方案。提供基础底座、智能制造应用创新、解决方案及数字化服务。

其自主研发的管控一体化平台,采用微服务架构,提供数据实时采集、生产过程实时监管、报表数据智能分析、系统故障自动告警等功能。该平台与中国电子云形成“云边端”一体化的工业管控解决方案,广泛应用于航天、能源、电力、石化等重点领域及关键行业。